文 | 陈茴茴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实际生活中,“远虑”与“近忧”会伴随着每个人生活的日常。那么,对于音乐教师而言,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远虑”与“近忧”呢?
近忧:课堂向何方 身份怎定位
尽管很多不了解音乐教师的人对他们的日常工作理解停留在“唱唱歌跳跳舞”的层面,在记者采访的几位不同省市的音乐教师中,他们谈到忧虑的最初,依然会是他们牵挂的工作和课堂。
浙江的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孙老师表示,这几年一直在探索课堂器乐教学的深入,目前面临的困惑,主要是总徘徊在课堂教学课时不能满足器乐教学、教材内容需求的矛盾上。他提议,相关的音乐课时是否可以增加,这样音乐教师在平衡基础知识与能力教学上可以更游刃有余一些。这一两年从国家到省里再到市里都在推广音乐素养抽测,很多省份也在试点“音乐入中考”,提高孩子们音乐素养成为音乐课堂迫在眉睫的任务。孙老师表示,他和很多音乐教师纠结的是,如何在音乐技能性与文本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真正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以考试方式来呈现,尤其是笔试,好处是会让大家对音乐教育重视起来,忧虑的是卷面上的考试和孩子们真正掌握的核心素养会有多大联系,会不会导致“填鸭式”或“临时抱佛脚”的情况。从部分卷面来看,还有一些局限性,譬如用数学题的方式考察孩子们对于拍子和小节的掌握程度,孩子的答案很有可能是“数”出来的,对旋律的美感并不一定真正掌握。如何在课堂中让孩子们既掌握知识,又具备技能,同时还有鉴赏的能力,已经成为考验音乐课堂路向何方、音乐教师如何教学的关键问题。
北京一所中学的音乐教师李老师表示,自己的“近忧”来自于音乐学科在学校的不受重视,音乐老师经常被“边缘化”,大多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会有很多杂事需要与学校的行政部门博弈,这个过程让人充满无力感。同时,在职称评比方面,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论文相比微不足道,这对于音乐教师未必是一个公平的衡量。大环境急功近利的氛围会影响学校对艺术社团和教师的要求,这对于音乐教师自身的成长、学生的成长都不利。
远虑:职业生涯何规划 工作家庭要平衡
李老师说,自己从音乐院校毕业后,一直希望能在教师的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她对于自己这样的规划产生了疑惑。谈到未来的“远虑”,她连用了几个“担心”来描绘:目前的工作很难施展她的专业特长,担心随着时间流逝自己的专业日渐荒废,也担心有才能的学生得不到发挥的机会,担心自己微薄的薪水无法负担子女和老人的将来,担心在经济压力和发展环境双重压力下,工作重心会发生偏移。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劝她利用特长另谋出路,她还是对能否在教师岗位上再多做一些事情心存希望,只是,随着现实的压力日益变大,她不知道自己的坚持还能持续多长时间。
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而言,大部分音乐教师都承担着学校艺术社团的排练任务,排练时间又多是在下班后以及周末的休息时间,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也成为一直困扰音乐教师的忧虑。北京一所重点小学的音乐教师刘老师已经工作十余年了,她表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深感这个职业需要比别的职业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有时候顾得了别人的孩子却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很多次遇到比赛、演出等任务时,往往需要加排到很晚,她自己的孩子没人接、没人看,只能到处托人照看,作为一位7岁孩子的母亲,她觉得自己是不合格的,很多时候她心情也是矛盾的。这个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会困扰着她的工作和生活,会是她很长时间里的“远虑”。采访过程中,很多音乐教师表示这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常态:音乐教师的孩子们,小学时的周日大多是跟着妈妈在排练室里度过,作业、吃饭、休息都是在妈妈学校里完成;有的男老师因为要带团排练,不得不让刚生产完的妻子自己在家里照顾孩子,晚上九点多结束排练后再匆忙回去给妻子送饭,自己根本顾不上吃一口……种种的一切,都是音乐教师们的生活日常,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忙得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远虑”是什么。
对于一部分工作了几十年、做出了很多成绩的优秀音乐教师而言,如何把自己的经验总结下来甚至集结成书,如何让自己的经验惠及更多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是他们考虑的问题。虽然目前有了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教授”的政策,但毕竟凤毛麟角。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专业的教学环境、正规的晋升通道和展示机会,是他们未来所渴望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何为音乐教师解决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让艺术教育的进程更为顺畅,需要我们更多人的关注与支持。
有音乐的地方 就有音乐周报
投稿邮箱:yyzb1979@163.com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音乐文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