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曲>原是作者马靖华、张丕基为电视片《三峡传说》创作的。后来因为艺术形太强等原因,作者重新创作了更通俗的《乡恋》。虽然《思乡曲》没有流传开,但它旋律优美,情深意浓,仍然为许多朋友喜爱。
选自《李谷一歌唱选集》 视频:尤兰
《三峡传说》插曲
思 乡 曲
马靖华词 张丕基曲
雁南飞,人北往,山中的小路多迷茫。
离别了可爱的村庄,抛下了童年的梦乡,童年的梦乡。
何日才能再相见,生我养我的家乡,我的家乡。
一片思乡的情意,飘向那遥远的地方,遥远的地方。
叶儿落,秋风凉,离乡的人儿心惆怅。
难分难离难上路,再把家乡望一望,望一望。
愿你山色春常在,河水清清花儿香,花儿香。
愿你多情常托梦,别让亲人思断肠,思断肠。
何日才能再相见,生我养我的家乡,我的家乡。
一片思乡的情意,飘向那遥远的地方,遥远的地方。
《百年歌声》李谷一、张丕基谈《乡恋》和《思乡曲》
报载: 《思乡曲》与《乡恋》
时钟指向午夜,录音室里灯火辉煌。这是1979年12月21日,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插曲的录制现场。
导演马靖华焦躁地踱来踱去,片子的插曲《思乡曲》不理想,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作曲家张丕基此时正患重感冒,而且已是五易其稿,“几乎没招了”。
刚刚录完音的李谷一站在一旁心情复杂,这首歌曲恐怕除专业演员外,谁也唱不了,很难在群众中流行。片子马上要播出了,怎么办?大家连夜讨论。最后,时任中央电视台制作部主任的宋培福和当时的总录音师曾文济建议,词曲都推翻重写。于是,马靖华留在办公室连夜赶写歌词,张丕基先回家休息,等词写好后重新谱曲。
第二天早晨7点多,张丕基还没起床,有人来敲家门,把马靖华连夜赶写好的歌词送来了,张丕基浏览了一遍,感觉很顺。这一稿,把歌名改成了《乡恋》。
张丕基靠在床头,轻声哼吟着。灵感来了,他飞身下床,来到办公室。半个多小时之后,曲子一挥而就。
李谷一演唱的<思乡曲>收录在出自中唱<祖国啊,春常在>专辑,里面的歌名叫《乡情》。
网友评价:
1.今天听来也许觉得思乡曲很好,但其实在七十年代这样风格和唱法的歌很普遍,并不那麼令人耳目一心,尤其在那个求心求变的时代环境里,反而并不突出.所以才会被换成了乡恋.
2.重温这首歌曲,作为声乐作品来说,<乡恋>也遮不住<思乡曲>的光芒,这首歌曲真是耐听,每次听都会有新的感受,
3.<思 乡 曲>融艺术性思想性,<乡恋>融开拓创新和清新歌风,都是两颗歌坛奇葩!
艺术性很高,乡恋真是应运而生,因为再早一点,这首歌被导演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事
4.个人更偏爱《思乡曲》这首歌。记得当年电台中偶尔能听到听众点播这首歌。在有一年的中秋节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专门播放了这首《思乡曲》,以表达对台湾同胞的思念之情。
5.思乡曲现在成了我百听不厌的一首歌,只能感慨李老师的艺术魅力!
6.《思乡曲》符合当时的格调,只是比较抒情而已,而《乡恋》则打破了当时的传统格局,可以说是颠覆性的,所以能引起共鸣。
7.我倒是觉得那首“乡情”(思乡曲)更好听一些,对人物的刻画更准确,和三峡旖旎的风光也更匹配一些,当然<乡恋>也还好听,
资料: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早在1979年底,1980年初,中央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一部旅游风光片电视剧《三峡传说》,剧中有一首插曲名叫《乡恋》,以拟人格的手法,表达了长江在流到秭归,来到“生长明妃的当有村”这个奇妙地方,不免发出对我国一位奇绝女子王昭君的思念,从艺术角度上反映出王昭君在离开故乡、远去长安时对于乡土的依依恋情。记得画面上是一个古装美人,在山青树茂、水碧花红的峡江上广舒长袖,独抒胸怀。《乡恋》,就是这时配唱的一支曲子。按说,这是情景交融、山水和人物结合在一起时必然产生的感念和情思。
导演马靖华原来填了一首词,让作曲家张丕基谱曲。词曲完成后,交给歌唱家李谷一演唱。虽然三人的功底都是一流的,创作上也都用尽了心力,但是演出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以至配唱刚一结束,录音棚里就发生了互不相让的争吵。导演嫌曲调过于激昂,没有一点抒情的味道。作曲家当然也有自己的理由,埋怨歌曲写得不顺。李谷一凭着一个歌唱家的直觉,也感到歌曲有些不妥,便回过头来劝张丕基让他修改,并向他保证一定要把这首歌唱好。
在李谷一的劝说下,双方达成协议:都对原词曲作修改,确切地说,都进行重新创作。因为抒发这种思乡怀故之情,不细腻深沉舒缓,还真不能充分表达。
两天之后,词曲都已改好,再送到李谷一手上时,完全是另一番情景,另一种境界了。李谷一本人已受到了感动,因此在演唱时充满了深情,那缠绵悱恻、不绝如缕的乡思,那低回凄婉、如泣如诉的离愁,感人肺腑,撼人心弦。没等曲终,她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来源:《知音一李谷一的歌迷天地》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最美老电影”欣赏更多经典老电影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音乐文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