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理查·施特劳斯

2022-08-02 00:35:53

今日乐曲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理查·斯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德国晚期浪漫主义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他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圆号演奏家弗朗茨·施特劳斯(Franz Strauss),从小就受到父亲的音乐教导,八岁的时候开始学小提琴。他的父亲的教导非常注重“浪漫主义”,但理查·施特劳斯本身的音乐最后成为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查·施特劳斯的早期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的特点,在其创作生涯的极盛期被认识为晚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晚期的作品流露出一定的现代派倾向,如调性的瓦解等等。理查·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和指挥偏好都表现出他对于德意志古典音乐传统的热爱和深刻理解,他深受莫扎特和瓦格纳的影响(后者几乎影响了理查·施特劳斯那个时代所有的作曲);理查·施特劳斯具有极其卓越的对位写作才能,几乎所有作品的织体都非常复杂。 

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同名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著作,是描写无神论者从唯心走向唯物的一个富于哲理的过程。

全曲共分9段;第一段“日出”的标题是作者理查·施特劳斯自己加上的--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30秒的音乐,却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情景刻画的极为深刻,由于这段音乐强大的气势和艺术表现力,常常被喜爱音响的朋友作为试机用的片段。
        其余8段的名称均来自尼采的原著,它们分别是“来世之人”、“渴望”、“欢乐与激情”、“挽歌”、“学术”、“康复”、“舞曲”和“梦游者之歌”。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受哲学家尼采的同名散文启发而作;著名的“引子”部分表现“日出时人类感觉到上帝的能量”,一个起初由小号悠远地奏出的庄严题旨,一波波地被推向包括管风琴在内的乐队全奏的高潮,壮丽而神圣。此后经过了追求爱情的悲哀和追求科学的徒劳,这位“超人”终于摆脱了这类常人惯有的烦恼而进入到“舞蹈之歌”的欢乐佳境,而最后的“夜晚漫游者之歌”,以高音部的木管和小提琴奏出b大调和弦,而以低音提琴在c大调上拨奏,既象征着“超人”的灵魂上升而世界则在他下面沉沦,又是多调音乐的一个先例。

在这个寒冷的时节里

因为有你的关注

而变得温暖

更多音乐赏析,点击阅读原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