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文化批判"高原团队系列讲座

2022-07-17 01:27:29

《谈谈美学的研究对象》

讲座综述

受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高原团队首席专家韩锺恩教授的邀请,2017年10月19日,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朱立元教授莅临上海音乐学院,在教学楼北602教室举行题为《谈谈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讲座。

讲座一开始,朱教授就这次讲座的主题,谈了一下选题初衷,回忆起该选题是他学生时代考蒋孔阳教授的美学研究生时的一道考题。他说“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课题,朱教授就此问题谈到在他近些年来的思考与研究中,他开始对自己当初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问”——的反思和扬弃甚至否定。而本次讲座就是来与大家分享他现在的想法和成果的。

朱教授就美学(Aesthetics)这个词引经据典,讲到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发明了该词,厘定美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自此美学这个学科开始纪元。他说尽管美学作为专门的学科诞生较晚,但是其研究历史却相当渊远,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时期,且思想成果极为丰富。于是,朱教授从柏拉图开始,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总结了美学研究的五种对象。

第一种,即美学是研究“美”的。他说,这种观点主导西方美学思想两千多年,并且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柏拉图。在后面的讲座内容中,朱教授对这个部分作了相当的展开,在谈到美的本质的时候,朱教授还提到了相当大一部分哲学—美学家的观点,诸如康德、维特根斯坦、。最后朱教授援引柏拉图的“美是难的”这句话,影涉了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基本属性。

第二种,即美学的研究的对象是“艺术”。朱教授谈到1746年法国哲学家巴托首次把音乐、美术、建筑等门类单独划归到一起,并统称为“艺术”(Art),于是,就有了“艺术美学”这个概念。在后来的发展中,黑格尔循着这条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相当深入的研究,并有相当的成果,这体现在了他的著作《美学》中。朱教授援引黑格尔的观点“心灵比自然高多少,艺术美就比自然美高多少”,朱教授分析说,黑格尔把自然美放在心灵美之后,有意抬高心灵美的重要性,在于黑格尔的美学趣味——spirit,他的这种极端倾向的推崇,太过偏狭。

第三种即审美经验研究,这主要是以培根为代表的英国“经验派”的研究。他们的研究重心是审美主体的“感受”问题,比如“第六感官”、“崇高”、“感受”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审美经验,他们并不在意关于“美”本身的东西,他们认为人的审美经验、趣味(taste)多种多样,而“放之于四海皆准”的这种抽象的“美标准”,在他们的研究中则回避。朱教授还讲到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20世纪美国的经验派大师约翰·杜威,将艺术与经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著作《艺术即经验》将美学研究的深度与高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第四种即审美心理研究,他们的重点不是研究作品、艺术本身,而是艺术家与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还有审美心理机制等等。朱教授还就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例子,谈到该作品与达·芬奇本人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的相关创作心理。在后来这种研究的发展也相当迅速和广博,比如精神分析学,审美心理学等等,都有相当的研究成果。

第五种即审美关系。这主要萌芽在上世纪苏联的一些哲学家,他们认为审美无论从主体还是从客体出发都不完善,应该从主体与客体的审美关系的把握来研究美学。在早期,他们的研究对我国的美学研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比如对我国美学家李泽厚的影响。但这种对象研究起步晚,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小。

本次讲座,朱教授给我们梳理了美学的历史渊源,让我们对美学的发生、发展有了相当的了解,尤其是使我们对美学的研究对象有了清晰的认识,期待朱教授再次来我们学校讲座。


朱立元教授与上音"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高原团队

部分专家(韩锺恩、武文华、孙月、赵文怡)合影

 文字编辑:江   攀

  页面设计:许首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