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关注“音乐艺术”
2014年第1期
汤亚汀
内容提要:德国犹太音乐的幸存因素,不应该按其美学价值的常规判断。而是应该在它们创造的起源和表现的环境里加以审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将这些材料看作是在逆境下犹太认同的重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抗议形式,抵抗精神摧残的雄辩之声。
关键词:;犹太音乐;犹太文化联盟;重构认同;抵抗形式;上海犹太流散音乐家;故国经历
(续)
以上这些音乐家,笔者收集到了其中一些人的简短传记,特将有关他们来上海之前的部分摘录如下,:
罗丝儿(Rosl Albach-Getrude): 女高音歌唱家,早先活跃在布莱斯劳Theordor Loewe轻歌剧舞台上,并在当地电台演唱过。在上海担任轻歌剧主角演出轻歌剧无数。[1]
策尔尼克(Herbert Zernik): 卡巴莱演员,早先在柏林“喜剧演员卡巴莱”团体中表演。[2]
马库斯(Erwin Marcus): 年轻时在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学,1920~1938年先后任音乐教师、合唱指挥,也是作曲家,并领导过一个歌剧团体,1938。[3]
许洛士(Julius Schloss):作曲家,教师,1921~1924年在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学习,1925年去维也纳大学学习,结识了维也纳乐派,1928年成为该乐派作曲家之一贝尔格的学生,1933年移居瑞士,1939年被捕关进达豪集中营,1939。[4]
克拉索(Ernst Krasso): 男高音歌唱家,1936~1937年参加柏林文化联五年去维也纳大学学习盟,在曼海姆、卡塞尔、威斯巴登、萨尔布吕肯等地的舞台上演出,1939年6月加盟上海工部局乐团。[5](Hamburg Uni)
普拉格(Fritz Prager): 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18岁就指挥为戏剧和综艺演出伴奏的乐队,之后活跃于德国各个剧院,如柏林的斯卡拉、莱比锡的水晶宫、纽伦堡的阿波罗剧院,以及开姆尼茨、德累斯顿、,汉诺威的迈利尼剧院。1912/1913演出季,他作为斯特拉斯堡伊登剧院首席指挥而出名。此外还作曲,包括综艺节目演出的打击乐和伴奏乐作品,改编轻歌剧和歌舞剧音乐,创作电影和歌舞剧配乐。由于他的犹太血统,1933,他的演艺活动受限,最后一次公演是1933年在汉诺威。之后仅限于在犹太文化联盟演出,如1935年的小型艺术晚会。该年被清除出帝国音乐部并禁止其公演。1938年在被逮捕的威胁下,家产被没收,。[6]
施泰恩内尔(Karl Steiner):1932年向第二维也纳乐派一位老师学习钢琴从而结识了该学派的第二代作曲家,。 1930年代上半叶,他的创作风格向艾斯勒(Hanns Eisler) 和魏尔(Kurt Weill)等靠近,之后转向十二音技法作曲。1935年在维也纳音乐与艺术学院走读,考出了音乐教学资格证书。1936年自己成立了一所音乐学校,1938年后由于奥地利被德国吞并而停办。1938~1939年,不仅因为犹太血统,也由于他参加过工人音乐活动而被拘于达豪集中营。后在叔叔的帮助下,被释放、。[7]
卫登堡(Alfred Wittenberg):幼年时已经开始演奏钢琴和小提琴,8岁举行了第一场音乐会。15岁跟随约阿希姆大师学小提琴。天才与勤奋使这位年轻人获得了门德尔松奖。他也进入了国内外交响乐团担任独奏,同他合作的指挥家包括马勒、里夏德·施特劳斯、尼基希、施坦巴赫、布鲁诺·瓦尔特、孟盖尔贝格等。他常常代替病重的老师约阿希姆上场演出。第一次大战迫使他参军上战场,中断了继承他老师在大学的任教。他曾在布莱斯劳组成了自己的三重奏,后来成为四重奏组合。他的重奏20年来成为柏林乃至德国音乐的一大传统特色。除了独奏和室内乐,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些小提琴家需要最终到他门下研习再提高。他对曲目烂熟于心。他在钢琴上也能如歌地表现提琴的音乐。[8]
马哥林斯基(Henri Margolinsky): 1920年以钢琴和指挥专业毕业于柏林施特恩勋音乐学院(SternschenKonservatorium),1923年入班贝克城市剧院任指挥,1924年进埃森纳赫城市剧院任轻歌剧指挥。之后一直到1930年一直作为客席指挥。其间在电影界参加不同的音乐活动。其中如为电影作曲家配器。1930年起又在著名的乌法电影公司为默片作钢琴独奏员和乐队钢琴手。有声电影发明后,担任调音员。往往做夜班,故白天可以练琴,并为歌唱家和器乐家伴奏练习。1933,不久他就离开了乌法。先进入帝国音乐部,后因犹太血统于1935年遭清洗,只能加入文化联盟。他的妻子依蕾娜(马氏的校友,女高音歌唱家,1933~1934年演出季就已经在柏林犹太文化联盟担任合唱队员了。自1933年起,他就没有正式工作,只有私下为电影作曲家贝奇(Giuseppe Becce)等人配器,收入微薄,一直干到1938年,眼看在德国已经无望,遂于1939年离国去上海。[9]
这些后来的上海流散音乐家的音乐表演,既有纯娱乐性的,也有功能性的(如艺术家自救的和犹太艺术家冬季救助的, Kuenstleror Winterhilfe ),如同后来在上海那样经常可见的慈善义演。按照音乐体裁可以分出几大类形式:室内乐和合唱,卡巴莱,小型表演和文艺晚会,独唱独奏晚会和合奏,歌剧和轻歌剧,甚至还有舞蹈和芭蕾。
表演地点有各种情况。许多演出采用了家庭音乐会形式,。其他一些表演地点多与犹太人相关,如犹太教会堂、文化联盟剧场以及集中于几个有限的场所,如柏林剧院(包括其几个附属的小音乐厅)和Kommandanten大街剧院。
曲目既有欧洲经典也有现代音乐和音乐戏剧、各民族民间和艺术歌曲、犹太传统音乐及新创作的犹太音乐。(关于演出详见附表3)
1933~1939年间犹太报刊关于犹太家庭音乐会的相关报道及评论:
以下是笔者从当时大量的犹太报刊中挖掘出来的有关之后1939~1941年逃离德国、1930年代在柏林的演出情况,且作为本文的一个个小个案,让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犹太音乐生活的一些细节。
《犹太自由报》(Juedischliberale Zeitung)1934年2月9日,柏林家庭音乐会,汉斯·贝尔
在钢琴家兼作曲家家中举行了一场有趣的音乐会。人们喜欢的几首新曲中有贝尔的《米利暗摇篮曲》,其现代的诗意音响超越了这一钢琴版本。施图丘斯基(J.Stutschewsky)的两首舞曲展现了斯拉夫性格。还有一首莫里茨(E.Moritz)的钢琴小品则尝试综合现代和犹太风格元素。最后是施莱辛格(L.Schlesinger)的一首现代歌曲。歌唱家古特曼(Lotte Gutmann)的性格表明她柔和的音色适合于演唱犹太民歌。钢琴家贝尔的表演令人感到舒适,他演绎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钢琴版)被视为天才的表演,而李斯特的《弄臣幻想曲》让人们信服他的精湛技艺。又与古特曼合作表演了斯特拉文斯基五首四手联弹钢琴小品,逼真地模仿了民间轮擦提琴的音色,尤其是因表演前的新颖介绍而令效果特别好。
CentralVereinZeitung)1934年5月25日,家庭音乐会,汉斯·贝尔
钢琴家技巧和知性无可挑剔,他举行了一场家庭音乐会,演出了舒曼的《交响练习曲》。主导人们印象的是钢琴家的表演。音乐会下半场,观众欣赏了犹太作曲家的作品,贝尔演奏了勋伯格的两首钢琴小品,其历史意义当今依旧存在,还有恩斯特·托赫那首《玩杂耍的人》演奏的音色水晶般的清晰。现代歌曲虽说令人赏心悦目,但很少演出。宝拉·古特曼演唱了贝尔和奥斯卡·古特曼的几首悦耳且颇具独创性的歌曲,而奥斯卡·古特曼的伴奏确保了自己作品的成功。最后演出了梅耶贝尔两首人们完全不熟悉但却动听的歌曲。
[1]同25。
[2]同25。
[3]同25。
[4] Oe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 (OeAW), OesterreichischeBiographisches Lexicon. 出版情况不详。
[5] Hamburg Uni.
[6]同36。
[7]同36。
[8]同36。
[9]同36。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汤亚汀(1947~ ),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 200031)。
音乐艺术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官方微店
可直接购买《音乐艺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音乐文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