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文化批判”团队——拉威尔专题研究汇报会综述

2022-07-08 18:48:24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团队

——拉威尔专题研究汇报会综述

音乐学写作工作坊

“音乐学写作工作坊”是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团队首席专家韩锺恩教授,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反思所创立的一个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活动。

工作坊包括课堂讨论、专题笔会、学院论坛、编辑出版四个部分,让学生集中、全面地了解作曲家的作品与思想,并且不断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美学问题进行思考,对美学难题进行深度辩证哲思。近年来已经逐渐形成一支由学生与青年教师共同组成的,不断新旧更替、潜入学术深水区的“学科梦之队”。为中国音乐美学及整个艺术学理论学科未来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次音乐学写作工作坊成果汇报会以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管弦乐及钢琴作品为主要讨论对象,以学生论文汇报的方式进行,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

点评专家:

钱亦平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导

王丹丹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导

秦   川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与表演系副教授

武文华          

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孙   月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

甘芳萌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 

赵文怡            

复旦大学在站博士后

鲁    瑶          

上音2017级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方向在读博士

2017年10月27日周五上午9点,由韩锺恩教授领衔主持的音乐学写作工作坊——拉威尔专题汇报会在上海音乐学院北415教室召开。

韩锺恩教授致开场词:自2007-2008学年始,我以学科建设的名义,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以及后来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专业范围,创意策划并实施推广音乐学写作工作坊计划之后,每年基本固定在第2学期进行音乐学写作工作坊的作业,至今已有10年,期间从未中断。

10个专题列举如下:

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李斯特钢琴作品

:肖邦钢琴作品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贝多芬晚期钢琴作品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协奏曲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施尼特凯大协奏曲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瓦格纳器乐作品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艺术歌曲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c小调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听式

2016-2017学年第2学期:拉威尔器乐作品


       以上作业部分已以专题辑集方式先后发表在各个学刊,个别专题(如2009年肖邦专题研究工作坊、2013年《尼伯龙根指环》多学科专题论坛)也以学院论坛的形式在本学院进行了专题学术演讲。今天,很荣幸能够邀请到相关专业的资深老师及学者担任讲评导师作现场指导。

       之后,十二位同学依次围绕拉威尔专题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报与讨论。

1

吴昕雨,2015级音乐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拉威尔《水之嬉戏》之“水相”研究

文章基于作者的听感官事实,结合作品分析,从旋律形态和织体写作入手,并以汇报及演奏的方式解析外界“水”的形象、意境和美是如何通过作曲家的书写隐匿于乐谱的字里行间,从而再次呈现于耳畔。在论述过程中,作者着重强调了“水相”之通感,认为借由通感,拉威尔将作为外在世界质料的“水”创作置入作品之中,由此“水相”得以印象生成,“水相”之美得以呈现。

 

教师点评:

        秦川:你的汇报和文章的核心点是围绕拉威尔对于“水的形象”的描写。那我先谈谈自己对这部作品的认识和分析思路。出于我自身的专业考量,在分析中我会强调谱面分析的重要性,《水之嬉戏》是个奏鸣曲式,但并没有像传统奏鸣曲式那样于再现时调性统一,再现时也没有对主副部材料进行融合,它的特别之处体现在再现部左手伴奏持续音的强调。另外,这部作品中有很多五声性的东西,但我认为拉威尔对五声性的运用更多是将其作为一个五度框架,再用和声的方式填满。最后一点,我一直坚持理论和表演的有机结合,因为分析会使演奏具有方向性和导向性,能让表演者在弹奏时具有明确的意识指向,这样演奏会更具说服力。

        韩锺恩:秦川老师的点评引发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作品分析错了,是否会影响对这部作品的感性体验?但是我想这两者间并不成正比。由此可知,感性直觉经验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听出来的。

        武文华:我有两点想要补充一下,1.《水之嬉戏》给人的感觉是耳目一新的,它所呈现的水相轮廓是属于自然描摹水的动态。2.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认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有形而上的东西在里面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捕捉到。

2

陶金,2015级音乐批评方向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拉威尔《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中管弦乐思维初探

作者以《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钢琴版本为例,对其创作特点进行剖析,以探求拉威尔创作中管弦乐思维的具体表现。所谓管弦乐思维,从局部而言,有音响融合、力度起伏、音色变化、和声设计和调性布局几方面;从整体而言,可考虑纵向的声部板块布局以及横向的结构板块布局。这首钢琴版的《帕凡舞曲》具备了乐队的音响构思且充满了缜密而丰富的管弦乐思维,可以窥见拉威尔非凡的配器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师点评:

        武文华:我从“可取的三点”与“商榷的五点”这两个层面来谈一下陶金的文章。

       可取的三点:1.文本关注作品音响现象中比较深奥的论域——管弦乐思维,这对于音乐美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你能将对这部作品的认知梳理的十分清楚,是值得鼓励的。2.文章中关于作品背景、曲式结构等文献资料的收集是比较全面的。3.你试图从自身学科角度进行整合,这也是值得认可的。

       另外,需要商榷的几点是:1.你文章的标题,会让我联想到作曲专业,应更多的从自身学科身份出发,从美学、批评的视角看问题。2.行文方式、视角阐述和思维模式可尝试借以美学姿态,比如围绕作品色彩性的基调。还可以在色彩基调的层面上描述感性经验。音乐是不可描述的,但人听音乐产生的感性主体经验却是可描述的。3.文章关于外界对拉威尔的评价,在我看来是难能可贵的,这是我们主体经验直接借用的很好的资料,应在文章中重点彰显。4.秦川老师刚刚的发言,引发了我一些思考,即五声性的调性可以产生东西方的审美认同,即一种视域融合的状态。5.关于弱处理的技巧可以再深入一些,因为作品中弱力度的处理很好的体现了娓娓道来和温文尔雅的感性体验。

       韩锺恩:武老师对陶金文章的点评准备的很充分,无论是肯定的部分还是再讨论的部分。我的思考是:1.不同的专业倾向在看问题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文章中也会不自觉的体现出作者的身份标识。2.陶金的文章为下次的音乐学写作工作坊发了先声,第11期的音乐学写作工作坊我是希望可以通过相关作品讨论“交响思维”的问题,从而明确“交响思维”的概念和具体表现。

3

李梦琪,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鉴赏与批判方向2016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从偏执到极致——莫里斯·拉威尔

文章从“生平简介”、“自述与自评”、“外界的评价”、“拉威尔与德彪西”、“个人观点与评论”这五个方面,对拉威尔的创作及其美学思想进行了扼要的归纳与概述。

 

教师点评:

孙月:你的标题比较有意思,从偏执到极致,极致是一种完美主义的表现,而完美主义者一般都会有种强迫性,强迫才能做到完美,那么这就倾向于偏执。但是这篇文章总得来说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物的画像,虽然可读性比较强,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论文。另外,需注意论文写作的要求、规范、格式,而且行文逻辑也要再严谨一些,有些部分还可以再做深入的展开。另外,文章中你谈到“如果说拉威尔的音乐是一副画卷的慢慢消逝,那么德彪西的音乐则是这幅画面的渐渐呈现。”是否可以做下具体的解释?

李梦琪:这是我个人在聆听过程中的体验,拉威尔的音乐是越听越听不懂,而德彪西的音乐却是越听越听得懂。

孙月:那你所谓的“听不懂”和“听得懂”的依据是什么?这个需要做一下注解,应该把你思考的过程在文章中呈现出来。比如拉威尔音乐的复杂性和创作的独特方式给人一种不可名状之感,而正是这种不可名状导致听者更加专注、入迷,才会难以言说。

韩锺恩:我非常同意孙月老师的建议,1.写文章或是列举观念时一定要有依据。2.“懂”的标准是什么?你的解释是越来越符合作品标题的内容算是懂,这个还需要再讨论。3.关于题目,你的题目起得很好,但是偏执在哪里?极致在哪?并没有解释清楚。3.关于听与说的矛盾性还需要再做阐释。

4

徐鹤绾,2013级音乐学系本科生

汇报题目:童话叙事中的童话故事——解读拉威尔钢琴版《鹅妈妈》组曲

文章围绕《鹅妈妈》组曲所具有的儿童美学特征,借用叙事学理论的方法论,探讨拉威尔在创作儿童音乐的童话标题音乐这一体裁及题材的音乐叙事方式。作者认为《鹅妈妈》组曲作为一部具有标题性和文字性描述的作品,是一部音乐音响相应具备一定的叙事性的音乐体裁。作曲家正是以音乐的语言、“稚拙”的童话风格来“叙事”,以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氛围,表现人物内心冲突,展现故事情节。

 

教师点评:

        甘芳萌:从19世纪以来,文学对于音乐创作以及体裁、题材的创建都产生了诸多影响,你能够通过这样一部作品,试图把文学和批评评论上的一些方法、体系运用上来,对音乐学的建构具有一定意义。在文章的阐述中你关注了两个层次:1.故事的讲述。2.童话体裁。另外你也关注了接受者感知的两个层次:1.谁来听童话故事。2.谁来讲童话故事。我认为还可以再引申一下,例如自19世纪后都有谁来讲过童话故事,以及现在的儿童都听过哪些作曲家讲过的童话故事。然后再来观照拉威尔的作品,去探究他是如何进行音乐语言建构的。

        孙月:受到甘老师点评的启发,我觉得你还可以从作曲家的角度出发。我的理解是,其实作曲家是想要回忆他的童年时光,那么就是以成年人的方式去追寻他的童话情节,如果没有文字性的交代,我认为儿童会很难听懂。所以对儿童而言,我认为你文章中谈到的“稚拙性”或许要打个问号。所以我的观点是,拉威尔的这部作品是以成年人的角度回忆童年情景,而非真正给儿童听的。

        武文华:你文章中提到相比文学,音乐在表达方面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并提到了“断层”和“隐喻”。我想回应的是,“话语终止处,音乐开始时。”音乐能指的状态一定是超越语言的,它不仅可以体现具象的语义,还可以突破语言的所有障碍,瞬间达到一种直指人心的共鸣状态,即断层是可以跳跃的。

       韩锺恩:叙事与修辞的关系,因为与文学有关,所以会产生一些问题。但在不同语境和论域当中,音响叙事可能比文学叙事更清晰。音响本身的叙事性是做音乐学的人特别要重视的。有一个问题可以考虑一下: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这部作品给人呈现一个“故事”还是“言说”?即怎么讲故事的问题。而叙述也是很有讲究的,如:1.儿童讲老人的故事。2.老人讲儿童故事。这两点在语气上的差异,即稚拙的语气(儿童叙述)和节律的步履蹒跚(老人叙述)。

5

艾琳 Erika Cardona,2016级当代音乐研究方向博士候选人

汇报题目:一个近似于历史分析的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

作者从“狂想曲”的定义出发,认为《西班牙狂想曲》可理解为包含四个不同部分的音乐作品。其间引入了对西班牙音乐文化的思考,意图论证西班牙音乐的风格是拉威尔创作灵感的来源,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激励独创性发展的来源。这是一个方式,一个路径,允许他探索跨文化及风格化的个人体验,在传承、文化、学术性和创造性的边缘寻找平衡。最后结合Frans Absil 的音乐分析,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诠释。

 

教师点评:

赵文怡:艾琳的文章我通读下来,惊喜之处是作为留学生的她在行文风格上也有了韩老师的文风。关于你的标题,“历史分析”的界定可能不同于一般我们所理解的是有关不同阶段的事件进行比较,而是倾向于历史外加文化诠释对整部作品进行的解读。我认为这有些像维也纳学派语篇分析里运用的方法,韩礼德有本书叫《语言的系统和功能》,是对批评语言学进行的研究,如果你顺着历史和文化去解读作品,可以参看一下这本书。关于你文章中引用的分析方法,我觉得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而且在1928年拉威尔的即兴演讲中,他也曾谈及“真正的艺术是靠分析去渐进的。”我认为这与你在文章中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不谋而合的。最后,我相信韩老师指定这部作品给你,应该有他自己的安排。,而哥伦比亚与西班牙正是共用同一种语言,这使你具备很好的文化优势,例如拥有文化地缘学的思维,沿着这种思维及特色,会拥有很多其他人无法窥见的视角。

韩锺恩:我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作为不同文化背景,艾琳的文本跟我们其他同学相比有些不太一样,但差异不影响我们对作品的看法。之所以让艾琳做《西班牙狂想曲》的研究是因为她们的语言是相通的,而且这里还有血缘与地域的关系。关于刚刚赵文怡谈到的文化地缘学,也是现在常说的学,这种思路运用到音乐研究上是有一定有效性的。另外,关于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音与音的关系其实也有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这需要进一步的开掘。

6

刘雨矽,2016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候选人

汇报题目:色相之绵延——拉威尔《夜之幽灵》的音乐叙事理路

文章试图通过《女水仙》、《绞刑架》及《幻影》来解读拉威尔作品《夜之幽灵》中的音色叙事——色相之绵延,即表述一种声音色彩的时间体验感。解析过程中,作者以“原色”、“间色”、“复色”作为关键词,从色彩表征的角度探究音色叙事的手法是如何在结构中建构并铺陈渲染;其间,交织了对表述时间感的“游离”、“持离”、“抽离”词源的关联性认识,二者相互结合,意旨作品中的音响色彩在时间行进中逐层覆盖、渐次消融的一种状态。

 

教师点评:

钱亦平:韩老师一直坚持音乐美学的研究不能脱离音乐作品和作品分析,这为我们音乐学系的学科建设和办学方向匡正了正确的指向。今天我所点评的两篇文章,都用了“音色叙事”这个词(这是韩老师创建的叙辞),但这两篇文章关于“音色叙事”的定义和运用是有所不同的。刘雨矽的文章中,对音色叙事的阐释分为两层含义,音色即声音色彩;叙事即声音色彩的绵延和时间体验。同时她的阐释路径是从旋律轮廓、音高布局、整体结构以及主导动机的贯穿发展入手,对接受过程中的聆听感悟进行剖析与反思,这个观点我很认同,非常的正确。文章的结构十分清晰,体现了你本人的叙事理路风格,以关注主题旋律为引领,涉及音乐要素的诸多方面,我认为这些具体分析也很中肯。但是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你在追求文章框架的极端清晰,为三首曲子设计了三个标题,即文章的核心论点,所以我势必要以此作为审视切入点。我认为你提到的三个色彩有一种递进关系,但是缺少音乐上的名词,你可以试图对应属于音乐领域的专有名词,这样会更有说服力。此外,关于复色与抽离的界定,我认为是矛盾的。因为复色属于加法,而抽离属于减法。但是这个矛盾你可以进行自圆其说。

韩锺恩:钱老师以非常清晰和概括的方式对刘雨矽的文章进行了点评,做了部分肯定和部分商榷,这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我也比较同意钱老师的看法,在标题上讲究词语对仗、追求唯美主义的同时,可能也会留有陷阱和误解。但是在留有误解的同时,你可以进行补充解释与说明,这样理论会有所推进。

另外,对于钱老师所说的“研究音乐美学不要脱离作品分析”这个传统,其实是钱仁康先生早就订下来的,我认为现在只是回到了“原点”。

7

杨怡文,2013级音乐学系本科生

汇报题目:拉威尔《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

一个作品还是两个作品? ——感性体验中的钢琴与管弦乐音响文本呈现

文章以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高贵与伤感的圆舞曲》为研究对象,从感性体验的角度出发,探索其钢琴与管弦乐音响文本的呈现方式。借以格式塔“异质同构”学说中的音乐创作者、演奏者、聆听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尝试找出这三者对于音响文本呈现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关于拉威尔《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钢琴与管弦乐音响文本呈现感受的实验研究数据,从而进一步尝试从“音色叙事”、“织体修辞”两个角度去发现钢琴与管弦乐音响文本呈现效果不同的原因。

 

教师点评:

韩锺恩:在鲁瑶同学评议之前,我要解释一下。今天评议人都是老师,但是鲁瑶还是博士在读。这里面是我的一个特殊的安排,主要是因为她曾经用“潮湿”这个词形容过拉威尔的这部作品。我对这个词非常感兴趣,一直很期待她做这方面的解答。

 

鲁瑶: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参与到韩老师的工作坊。我其实真正的身份是为大家写一个综述,学习各位的文章、专家老师的点评,然后顺带分享一点自己的体会。

杨怡文的文章选择了很有意思的一个切入点,尝试去讨论钢琴和管弦乐版的异同。在讨论的方式上,你提出了主体跟客体这一对关系,一个是作曲家的角度,一个是表演、聆听的角度。而你的重点是在后者,而且采用了实验的方式,请上音2013级不同专业的同学参与并记录他们的听觉体验。实验很有意思,我甚至感觉前面都是铺垫准备,到了实验,重要的东西要出场了,但是你马上收尾,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可是我觉得实验本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开始,因为更重要的可能是,然后呢?

文章里面列举了一些出镜率比较高的形容词,有一些简要的分析。比如你说,第一首大家对于两个版本给出的形容词有很大的差异,然后结论是:“从这些词语的差异可以认定两者完全处于对立面的关系。”那么,如果继续追问,是否两个作品对立,就是听觉感受的对立。再追问,那如果是,比如我们来举哥德堡变奏曲的例子,古尔德和朱晓玫带给人的听觉感受完全不一样,甚至古尔德的早期和晚期的两个版本完全不一样,那是不是就是说这也是两个作品。如果是的话,那是否结论就变成:作品的存在意义就完全依赖于客体。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另外你目前的实验对象都是音乐背景,如果换到非音乐背景呢,不同年龄段呢,不同国家呢,到了最后如果大家的感受都相近,那能说明什么。如果都相差的很远,是不是就消解了你这个调查本身的意义?你要怎么去分析它?

然后就从这一点,像滚雪球那样,延伸出很多很多问题。你的文章有一个很好的开始,因为它有很多的可能性,不是一个很平面的分析,而是它有一个问题,而且是开放的。然后在追着问题走的时候,你可能会不断的修正你的想法,感受,甚至推翻结论。

你其实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比如提到第二首的时候,你说,究竟什么样的音乐可以被描述为冷色调的、空荡的、空洞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是我们作为读者可能更希望这是一个设问句,我们都期待着你来回答。

这个段落就是当时我用了潮湿这个词来形容的一个片段。我顺着你的提问做了一点思考,然后也想借今天这个机会,回应一下韩老师。

其实在钢琴演奏上,拉威尔特别需要声音的亮度、硬度和清澈的感觉。他就是比较硬,比较冷,他这个人包括容貌身材、包括性格、音乐的质地,都有这个倾向性。我其实觉得就这种审美来说,钢琴这件乐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而且因为它的音色和管弦乐比起来相对朴素,相对有硬度,有亮度,而且可以有晶莹剔透的音色。

那潮湿这个词给人的感觉,首先是比较凉的,色调暗。不太舒服。但是它又很中性,没有什么情感色彩,很克制,所以很淡,很安静。但是它的克制不是没有内容的。如果你说明亮,那就是明亮了,一大块的。但是如果你说潮湿,它可以在有光的时候呈现,可以在黑暗的时候呈现,它可以有非常细腻跟微妙的色彩变化。这个跟拉威尔的和声还有对音区的感觉有关。比如他特别喜欢用大七度,在这一首里面,一开始是小大七,就是包括了一个增三和弦的一个大七度,这里面的和声情绪特别复杂。潮湿的地方一般有水,而水又是很晶莹剔透的,一滴一滴可能会落下来。在这个段落里面,这样的感觉也有。而且在潮湿的地方,苔藓本身你是看不到水的,水是隐含在里面,钢琴本身是很打击乐、敲击性的,但是某种触键和踏板还有声音比例的运用,可以有那种泛着水的感觉。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管弦乐版里没有这种感觉,因为它的音色柔和,饱和度高,没有棱角,所以就不会觉得很冷。

然后我有几个发现。我一开始认为它是一个形容词,但是现在我觉得不是这样,它带有一系列的场景和状态,是一整个场或者说是环境。第二,这个词提出了之后,到底是在分析这个词,还是在分析音乐,我觉得到了最后其实在找这两个东西之间的关系。所以分析词,也就是分析音乐,我不知道这个意义上,是不是这些词语也有可能具有标记和声或确定曲式的意义。这个关系是直觉跟经验带给我们的,这个直觉里面包含了太多没有被我们意识到的信息。最后它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音乐。我觉得这是感性体验的一个意义。形容感受的词语的提出,可能真的只是一个开始。我其实不知道,我顺着自己的这些思路最终会走到哪里,但是这很有趣,可能这就是论文或是研究的乐趣。

韩锺恩:应该说,我已经听到了所期待的回答。而且我惊喜的发现,她的回答已经和原来有一些改变。当时只是认为这是一个形容词,借了另外一个东西来比喻钢琴的声音。但是我实际上更多的期待是一个直觉,从美学研究上来说就是听感官事实。我联系杨怡文的分类:表演者、聆听者、分析者,还有专业聆听者。我想到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专业者可能会从技术、风格角度,但是业余聆听者是不是也有这个敏感。而专业的人会不会也有短板,反而会看不到应该看到的东西。

我举一个例子,我曾在北京参加过一个乐评活动。有一个公共基础课老师,但经常写乐评。有一次他评叶小钢的作品。作品本身是命题作文,为濮存昕朗诵李白《将进酒》而作。他评论:“作品不错,非常刮耳朵,但是不至于出血。”听上去很业余,但是我觉得讲的很有道理。就是现代作品很刺激,但是不至于让你难受。

联系到“潮湿”这个词,作为直觉的东西,就像那一句“子非子”,你指的东西跟你指本身不是一个东西,但是最后你会发现“子即子”,你所指的就是那个东西。所以鲁瑶刚才说,看上去就是这个词了,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我们学科要做的东西。

8

江攀,2015级音乐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波莱罗》的“意象”探究——烦不胜烦,了无所择,向死而生

,从烦不胜烦、了无所择、向死而生这三个状态,尝试探讨拉威尔《波莱罗》中的“死亡意象”。

 

教师点评:

武文华:你这里面阐述了很多海德尔格对你的影响,最后达到向死而生的状态。同时你关注的是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我感觉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有一种生硬和内心排斥的东西,像双重的枷锁。

你的文本结构比较完整,层次也很清楚。其中比较理想的是你有很多文字来对音响片段进行感性聆听的描绘,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地方。还有就是你的文章在观念上比较大胆,判断比较决绝,有很多强命题,但事实上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是七彩的,也许换一个方向不是这个颜色。

另外我想跟你探讨,你的标题是说是意象探究,简单来讲意象是客观的东西投射到人这个主体的头脑中之后,产生的一种艺术化的影响或是现象。这个范围有广义狭义之分,它的审美经验是一定要介入进去的。再往后说,在美学层面,意象有不同的层级,也就是说她和具体的现实关系的远近会有不同。也就是说有一些人工的痕迹比较少,从喻象开始就出现象征性的意义。比如说梅兰竹菊象征梅兰竹菊,事实上我们的音乐美学、音乐批评在感性经验描写如果能突破到抽象这个概念,我都认为是理想的写作方式。因为抽象概念可以将审美经验完全可以以符号化来传递,这是学科上的一个难点。所以当你来讲意象探究的时候,你是放在哪一个维度上来讲?到底是人工的痕迹少的,还是人工痕迹很强的喻像和抽象呢?

另外,我也一直听《波莱罗》,我觉得你的审美比较悲观主义。在我看来,可能要扭转一下心理的阳光度。我觉得拉威尔终结时候高潮的转调,一定是为了避免审美疲劳,所以这是在反复重复中衍生的。音乐的旋律很美,但是每天听也会烦,有可能会审美疲劳。此外,节奏非常明显,增加其共振状态,以至于我们的听感仿佛是一个共振的节奏越来越强。还有就是最后的不断叠加,结果是某一些的声部和编制被淹没,比如钢琴已经完全听不到了。这些反复性都会有审美疲劳,但是重复是一个强调的过程,重复之中也是有很多变化的,比如音量由小变大,织体由薄变厚,速度由慢到快,色调由冷转暖,情绪由冷漠变成热情,人声添加进来具有一种震撼的效果,我觉得这里面不是悲观的烦、了、死。,是很积极的态度。人出生之后,最后要走向孤独的死亡,但是我们要微笑着把这个过程走完,这是非常积极入世的观点。

第三点从篇幅上来说,你写在前面的这一段很长,结尾很短,前序后跋,序很长,你把跋加长一点,就不会有跷跷板的感觉。

韩锺恩江攀在汇报时有时候会给我们四分三十三秒的感觉,我不知道你的不说是因为觉得大家都懂,还是不说就是一种说。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江攀是一个特别多情的人,可能会在大家感觉很美妙的东西中听出一些悲观或悲壮的东西,我理解他有他自己的理解。但是你进入到学术汇报中,该表述的还是要表述清楚,不过这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我们再调整。

9

孙懿凡,2017级音乐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移置与重组——由感性聆听进入拉威尔《大圆舞曲》叙事方式探讨

文章以华美与荒诞作为拉威尔《大圆舞曲》的双重感性聆听经验,并以感性聆听的冲突为始端,经过中端从重音移置模糊原有节拍特性和结构重组造成场景随性切换两种音乐叙事方式解读音乐,从而到达拉威尔成就这一可能性的终端。即:拉威尔如何依托于一个固定体裁之上,赋予其新的内容,成为一部“特殊”的圆舞曲作品。

 

教师点评:

孙月你的文章十分精简,总的来说重点突出,结构清晰,从一张白纸的状态进入聆听感受,构想出华美与荒诞这两个词,第二部分的分析也很好,佐证了你的感性聆听,这种写作路径的值得去尝试的。第三个部分是结构重组,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诠释,最后是一个很精炼的结语。

对于你的两个感性修辞——“华美与荒诞”,非常突出,一上来就鲜明的告诉了大家。既然作为感性修辞 ,你的用词的精确性和说服力可以更谨慎,华美没有问题,荒诞这个词到底是一个修辞呢,还是一个评价呢?

孙懿凡:是修辞。

孙月:你其实也把定义给出来了,但是我更认为这是一种评价。我们通常讲荒诞多指逻辑不是很贯通,典型的例子就是荒诞主义的小说,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里面的甲壳虫。你解释荒诞是荒唐和怪诞,我觉得怪诞可能还更接近一点,或者是否还可以有更准确的词。我想到一个词“鬼魅”,是从弦乐的滑音来的,那种感觉非常明显。

第二点,你提到节奏上的平面移置。平面移置在圆舞曲的演奏当中,哪怕是最传统的施特劳斯圆舞曲中,有没有重心移置的感觉?

孙懿凡:有。

孙月:那它这是来自哪里呢?还是他独创的呢?

孙懿凡:因为我也没有把所有的圆舞曲跟他作比较,但是确实也听到过传统有这样的情况。

孙月:因为你既然要做对比,要指出拉威尔的个性在哪里。传统圆舞曲演奏上是有这种弹性节奏的,像附点但又还没有到附点的程度。实际上强拍还是还是在第二拍。所以我觉得拉威尔这个部分还是延续传统更多一点。而且乐谱上一开头有一个术语,提示我们这是维也纳圆舞曲,这是明显的指向。之后,你终于讲到了音色移置,这里面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因为他的配器实在太精彩。接下来结构重塑三段,你引用了一段拉威尔自己的对音乐的描述,这个翻译可能值得商榷。我觉得拉威尔的《自传素描》里,他自己的感性修辞可能更好,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把你的修辞调整的更有质感一点。还有一点就是La Valse这个词其实没有“大”这个意思,我不知道中文为什么会翻译成大圆舞曲,La是定冠词的意思,不过这不是你的问题,我们可以下来再讨论。

韩锺恩:我来回应一下,刚才孙老师提到,到底是用荒诞也好,怪诞也好,看上去中文的意思差不多。荒诞是作为评价还是修辞,我们还可以再讨论,但我提供一个材料。前一段时间来过上音的朱立元老师编过一本词典,他提到现代后现代的范畴当中,有一个范畴是叫荒诞,所以荒诞派艺术在西方到底是现象性的描述还是有对作品的定位,这个我们可以再去研究。另外,孙懿凡的基本着力点是《圆舞曲》重音移置的变化很大,但孙老师说古典圆舞曲也有这种情况。移置本身,证明原来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强音在前面弱音在后面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但是整个大的框架没有变。音乐当中经常有这种裂缝,当你把这个裂缝进行局部放大或结构夸张的时候,它可能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东西,这值得再进一步研究。

10

杨婷婷,2013级音乐学系本科生

汇报题目:感性认知下的音色叙事

作者围绕“音色叙事”的主题,绘制出相应的配器表并依此聆听音响,“通过朦胧感钩沉其渐进温和喷涌式的音响叙事”、“通过诙谐感钩沉其点缀式的音色叙事”、“通过激烈感钩沉其铺张式的音响叙事”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切身体会音乐中管弦乐色彩的变化。作者认为相比精美无差错的和声安排或调性布局,拉威尔最具魅力的还是其管弦乐色彩的掌握和布局。

 

教师点评:

钱亦平:针对你的文章,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商榷:1.这部作品有具体明确的内容,并且每一首都有标题,而你的文章回避了这些标题,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相反,这是引导我们感知音乐的目标。2.叙事和音色叙事的构成要素是什么?我所理解的“音色叙事”是一种叙述,即音乐是如何展开。在这方面,我比较赞同之前刘雨矽在汇报中对这个概念的阐述,即主题旋律仍然是我们首要关注的对象,其他的音乐要素,如节奏、节拍、速度、和声、力度、调式等都是依附于主题旋律的。你的文章纯粹的从音色出发,列举了木管组、弦乐组、铜管组等音色,却没有交待音色是如何叙事的。不过你对这部作品的感性体验我认为是很准确的,如朦胧、诙谐、激烈,可你在论述过程中,仅配器而配器,仅音色而音色,我感到有些不满足。3.你引用了韩老师的“聆听音乐的‘人’分为‘生物的人’、‘文化的人’、‘音乐的人’、‘职业音乐家’”这句话,那么作为“音乐的人”和“职业音乐家”又该怎样来认知音乐呢?还有,你提到“看乐谱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对作品音色的感知”,我认为不会干扰,相反是加深。

王丹丹:钱老师认为在“音色叙事”中,音色是不太能叙事的。而我的直觉是,音色作为主题的符号,正如钱老师所说的是传统音乐中的主题旋律。但是,如今在很多现代作品中,音色变成了符号化的分析的方法,这个我认为是存在的。有个问题就是:如果用音色来叙事,那么音乐往前推进的逻辑性是如何呈现?即究竟用的什么方式,这点就需要再进行解释。

钱亦平:这个还需要看时代,如果是针对20世纪下半叶的作品或许是合理的,但是文章中论述的是拉威尔的作品。

韩锺恩:钱老师提出“音色叙事”这个概念需要看它的历史性,的确没错。但是从浪漫主义开始向20世纪过渡时,很多作曲家已经开始比较重视关于音色本身的结构驱动,尤其是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都是与音色相关。我在上课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方:拉威尔给我的色彩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复合感”,类似于油画。而德彪西给我的色彩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化合感”,类似于水墨画。当然,这个感觉不一定准确,但能说明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音色本身的意味已经远超莫扎特、贝多芬时期。我曾经在金毅妮老师答辩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两本书,一个叫配器,即素描已经有了,要画点颜色上去。第二个叫管弦乐法,即直接用乐器的声音进行发言。所以,在做拉威尔论题的时候,我提出了“音色叙事”,在这之前,我还提出过“音响叙事”和“声音修辞”,这两者间需要相互配合。而杨婷婷文章中缺少的,正是“织体修辞”这部分,即如何叙事,是通过织体。这是汇报的一个欠缺。

11

陈渝奇,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美学与批评方向2017级硕士研究生

汇报题目:库普兰之墓

作者从感性体验的角度出发,聆听作曲家拉威尔的钢琴组曲《库普兰之墓》,探索并分析聆听体验之后所显现的情感意向的关键词。之后以西方音乐史论的角度对比作曲家拉威尔所表现的情感意向的关键词,简要分析此作品的曲式结构,再与交响乐版本进行对比,总结了作者的情感意向与拉威尔实际表达的情感意向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

 

教师点评:

甘芳萌:从你的文章和汇报中可以看出,你做了非常全面的准备,我的问题是:作曲家实际创作时的感情意向是什么?

陈渝奇:从文献中得知,拉威尔在纪念死者时并不是我们所谓的那种歇斯底里的忧伤,因此我定义为“缅怀”。

甘芳萌:我要强调的是,拉威尔在构思这部作品时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他的这些朋友并么有去世。

陈渝奇:虽然当时世界大战还尚未爆发,但是他的这些朋友已经参军,已是在战争中的状态,战争的导火索已经点燃。

甘芳萌:这部作品拉威尔特别强调的是“纪念”,但纪念不一定是缅怀,也不一定是哀悼。纪念,有时仅仅是纪念。从这样的概念来说,我觉得真正要去考虑的是他对于法国一些音乐传统的强调。库普兰对于拉威尔而言是需要纪念?还是缅怀?甚至是哀悼?这个需要再斟酌。比如说,在这部作品中,拉威尔运用的是组曲的形式,用巴洛克时期组曲的样式去构建他需要有的法国音乐精神和传统的传承,这可能并不是直接对于某人的哀悼。此外,关于文章构架,是否能够把你列出的曲式结构和你想要表达的情感意向有更为直接的说明。

12

许首秋,2015级音乐美学方向博士候选人

汇报题目:秘“镜”追踪

——拉威尔《镜子》直觉意象探究

文章分别从《夜蛾》、《悲鸣鸟》、《海上孤舟》、《小丑的晨歌》、《幽谷钟声》这五首乐曲入手,阐述作者的“零经验”直觉体验,并尽可能相应地与音响、乐谱对位关联,进一步思索直觉意象形成的可能性原因。与此同时,作者通过对“直觉意象的分类与共识”和“直觉意象的来源”的相关阐释,最后得出结论:直觉意象的来源是多样而复杂的,有一些来源于约定俗成的传统范例。有些来源于经验沉积后的的联觉与想象,还有一些则是来源于与生俱来、与后天经验无关的能力。

 

教师点评:

王丹丹:我比较欣赏你的写法,作为作品分析专业的人而言,很容易陷入内层分析,即用一个图示表示一部作品。但我意识到音乐的分析还是要融入聆听的体验。你的文章从听觉进入视觉,那么音乐的视觉是否只能在乐谱上体现出来?这个值得探讨。文章中关于视觉的部分,我认为还可以再具体分一下层面。另外,文章的关键词是“直觉聆听”和“直觉意象”,你把自己的感受和乐谱上的技术语汇相关联,也归纳出了拉威尔创作中一些非常规的技法,如1.传统方面的和声、速度、节拍、踏板等;2.你用了“镜头”、“长焦”、“纬度”、“布局”、“氛围”,这些用词我比较感兴趣,你可以再进一步推进,进行总结。最后,你提及了拉威尔创作中特有的意象“水之意象”、“夜之意象”、“钟之意象”,那么为了表达这些意象,拉威尔都用了哪些个性化的选择去营造赋有其个人化的修辞,这也值得深入探讨。

另一方面,我对你的文章也有一些疑问:1.关于“直觉意象”的概念,你文章中并没有作出解读。2.《镜子》里的五首作品没有与镜子相关的内容,你可以从这方面再进行阐释。3.你是从“直觉聆听”进入“技术层面”,那么倒过来可以么?即先从乐谱入手,然后再直觉聆听。这两种方式、两种不同的着眼点,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和感受。于是,再进一步追问,感知和逻辑是矛盾的么?是否你强调了感知,逻辑就会弱化。还是强调逻辑,感知就会弱化?这是矛盾的一对,还是相互补充的,也是值得讨论的。4.“直觉意象”的来源,你认为是聆听经验、想象力和这两者的结合。我认为第三个应该也是来源于经验,因为体现了听者所受的文化教育的背景,所以倾向于经验。那有没有先验的聆听感知呢?

韩锺恩:许首秋把关于作品方面其他的言说悬置起来,靠直觉经验和谱面去分析,这个方法很好,但前提是要有专业训练的知识。我想起在本科时候跟黄荟老师的争论,即作曲家和美学家的关系,我当时的回答是“你做完的东西再由我来做。”分析专业常常是先看谱子再去听,看看是否可以听到什么。美学专业则是先听,再去看谱子和史料,对应之间的关系。至于直觉问题,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也是许首秋博士论文的选题。直觉就是感觉的东西,但是有不同的类别。例如周海红老师从来不讲直觉,只讲联觉。而我更希望在联觉之前,先谈好直觉。

会后,同学们还与点评老师们进行了合影留念。


本次音乐学写作工作坊成果汇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集中展现了首席教授韩锺恩所领衔的“音乐艺术本原与当代音乐”高原团队的优秀教学成果,在各位专家们的点评中,也拓展了同学们未来的研究视域。

文字编辑:刘雨矽、鲁瑶

页面设计:许首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