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律动《小苹果》在指南引领下的教学

2022-07-28 23:56:45

↑点击蓝字轻松关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教师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其中,艺术领域的发展目标主要围绕了幼儿对美的事物感受欣赏和表现创造的能力发展与培养。因此在设计《小苹果》这一节课也是从这两方面进行着手。

  

  一、培养幼儿感受与欣赏的能力

  

  《小苹果》是现在歌坛上非常红火的一首歌曲,唱遍大江南北。刚开学不久,就有不少孩子跟我说会唱《小苹果》,还要求给他们播放这首歌曲。当每次听到外面传来小苹果的音乐时,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可见孩子们对这首音乐的喜欢度有多么强烈。《指南》中提到,“当孩子们对喜爱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极大热情的时候,我们不应一味地指责他们“人来疯”,我们应该对幼儿在欣赏艺术形式和作品时的手舞足蹈、急于表达和立即模仿等行为给予理解,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应予以鼓励,如果成人们总是压抑孩子们表达的欲望,会让他们逐渐失去艺术欣赏的能力。”因此,根据中班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音乐律动《小苹果》。

  

  1.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创设适宜的情境。

  

  中班幼儿是想象力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在想象活动开展之前已经有了明确的主题,并想象的内容涉及面也比之前宽广很多,有一定的情节。当活动导入说到:“小熊种了一棵苹果树,为了让苹果树快快长大,他会想个什么办法呢?”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开始想象猜测,有的会结合生活经验说“浇水、施肥”;有的就是凭自己的想象说“给苹果树唱歌,让他每天都很开心,这样就长的快了”。

  

  2.以视频和图谱让幼儿感受欣赏音乐。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艺术活动是一种手、脑、眼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视觉、听觉等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或动作及其他非语言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在活动中,为了感受欣赏音乐,教师分别提供了两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一种是集体观看视频,从分段的视频中分析每一个动作,从而跟着画面中的小熊学习关键动作。在此基础上,用第二种分组自学方式,根据提供的图谱学习完整性动作,首先要理解图谱上的标记,如数字“4”代表拍手动作要拍4下,图上的两个圆点代表这一连串动作需要重复做两次,理解了图谱之后,再跟着音乐看着图谱将动作一个个地表现出来。

  

  通过这两种方式,帮助幼儿在短时间内直观、形象的学习动作。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在教学上也有所不同,能力强的幼儿可直接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跟着画面中的小熊再次练习,表现音乐。

  

  二、培养幼儿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每个孩子对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欣赏和判断能力,他们会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1.重视“鼓励”。

  

  活动中,《小苹果》的B段音乐,主要是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快乐。当问到“你开心的时候会怎么样?”有的孩子说“会笑”;有的说“会跳舞”;还有的说“会抱一抱好朋友”,各种表达快乐的方式。但当问到“如果用一个动作表现你的快乐,你会用什么动作呢”,下面的孩子很多都做了相同的小花和笑脸的动作,动作非常单一。为了引导孩子们有更多不同的动作,鼓励他们说“除了小花和笑脸,比比看谁的动作和别人的不一样,那你就是本领最大的。”一开始,班上就一两个小朋友大方的做出了一些夸张的动作,对于这两个小朋友,教师及时进行表扬,而且还让下面的孩子们也跟着学一学。在同伴的鼓舞和教师的鼓励下,渐渐的孩子们的动作越来越夸张,也越来越丰富。

  

  2.重视“创新”。

  

  音乐律动中的创编动作环节,目的不在于孩子们要学会具体的哪个动作,而是更大程度上的引导孩子们有自己的创新意识。每一次听音乐跳时可以有不同的动作,比如可以根据音乐的强度,有静止的动作和动态的动作;在音乐的乐句与乐句之间可以有单独跳和组合跳的互动形式。孩子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对于他们的创造,教师应给予赞许的眼光、话语、动作等回应孩子,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参加艺术活动并能进行简单的艺术创造。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常常会自发地通过某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幼儿的天性。相信在《指南》的帮助下,教师在艺术领域的教学中将更明确方向。

  

  附A段动作谱图:


活动照片:



您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就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帐号,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我们每天会给您带来有关幼儿教育领域的新氧气!

下面有具体的关注方法哦!


大家在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