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 | 专访音乐学者程

2022-06-22 03:52:22





你们读过他的文字吗~






    ,1989年生,笔名橙客,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青年教师,教授“西方音乐史”、“曲式学”、“音乐分析”、“音乐学写作”、“音乐名作赏析”、“艺术史与名作赏析”、“20世纪中国音乐”、“西方现代音乐研究”(研究生选修课)等课程。


     在《人民音乐》、《音乐艺术》、《黄钟》、《音乐与表演》、《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磬》、《音乐周报》、《新民周刊》、《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长期担任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文案总策划,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特邀讲师。




前几天,在听完李老师的一场讲座后,我代表音乐学系的同学们对他进行了一次专访,将以下九个问答分享给大家:



1.李老师,您当初选择音乐学的初衷是什么,与音乐学是如何结缘的呢~  

      我的父亲是音乐老师,但他大学时读的却是文学专业,后来出于兴趣转学了音乐。我从小在家里听了许多音乐风格的磁带,读了许多文学风格的书籍。一个人最好选择自己既感兴趣、又擅长的事情作为终生事业,我清楚自己喜欢分析音乐作品,又对读书写字特别感兴趣,于是在考研时选择了上音音乐学系的“作品分析”专业,后来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它既满足了我对作品结构的好奇心,也发挥了我写作的一点能力。所以,很幸运,现在每天依然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



2.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跟别人介绍“音乐学”呢~


       有个音乐学专业自嘲的段子:你们音乐学理论是唱歌的?不是!是搞演奏的?不是!那就是作曲的吧?不是!该不是是跳舞的吧?滚!噢,想起来了,你们是搞马哲的。还有一种说法,说在音乐学院里,表演不行就去作曲,作曲再不行就去搞音乐学。

       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如果真是稀里糊涂进入这个专业的,八成很快会离开这个专业。对于如何是音乐学这个问题,教科书上有严谨的定义。依我浅显的认知,音乐学人是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去思考音乐的存在问题——何时?何地?为何?是什么?怎么样?这些都是音乐学科的各个分支探求的终极问题。当然,也有很多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做了音乐编辑、音乐教师、译者、节目策划、公务员、公司职员、独立撰稿人等,受过的音乐学训练同样会让他(她)受益终生。


3.您认为音乐学系的学生最重要的功课是什么~应该在哪些地方下功夫~ 


      多读书,坚持写作,弹奏感兴趣的作品,学习一门或多门外语,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既通过网络、也通过脚步。



4.您在上海音乐学院硕博连读,不到26岁时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学霸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学习秘诀?


       我是学渣,从中学到大学一直被班主任视作准差生,从初中就完全放弃了数学,中学时被没收了一大箱“课外书”。只是后来幸运地走上音乐专业道路,从大一时就每天听音乐、读史书、读英语书、边弹琴边分析乐谱,做这些事时感觉是在“玩”,基本上没觉得是在“学习”,所以,我是一路“玩”到了现在,乐在其中。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过,我对于博士毕业比较早这件事一直很心虚,音乐学研究需要深厚的积淀,切忌急功近利,我在很多方面基础薄弱,写日记时,我时常会反思自己走的是不是太快了,有时应该放慢脚步,才能真正脚踏实地。



5.您在国内外很多刊物上发表过大量文章,还经常在各大艺术场馆做音乐欣赏讲座,您是怎么开始这些事业的?


      上大学时,我一个人戴着耳机听音乐,时常被震撼地手舞足蹈、痛哭流涕。当时,就很希望把经典的音乐分享给更多人,后来写了一些音乐赏析文章,试着投稿给杂志,没想到顺利发表了,后来约稿就越来越多,要感谢那些推着我不停写下去的编辑老师们。

       至于讲座,起初是自己办了爱乐者的音乐沙龙,在上海老年大学也讲了一年的音乐欣赏课程,慢慢摸清了社会大众的需求。后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工作人员通过我早年在豆瓣网发布的沙龙广告帖找到我,希望我帮忙策划每个演出季的导赏和讲座,就这样一直延续至今,实现了少年时暗暗许下的“做一名音乐传教士”的愿望。

      我们音乐学专业的,就是要言说音乐,当然,学院内外的话语方式很不一样,要学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我每学期上《音乐名作赏析》,在尝试将面向公众的导赏方法教给同学们,“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啊!


6.您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潘德列茨基1962年之后的风格演变》,但针对中国当代音乐也写了很多评论研究文章,在咱们学校还教授《20世纪中国音乐》课程,一位西方音乐学者为何会跨界到中国音乐研究? 


     我的博士论文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对西方当代音乐的研究是兴趣使然,对中国当代音乐的研究却像是一种责任。我希望自己作为一名纪实记者,用文字记录下各类中国当代音乐事件。?此时此地的作曲家们又在历史的漩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研习西方音乐的历史风格、作曲技术、演奏方法,总归是学别人的东西,而对于本土文化的研究,却能够成为宝贵的一手资料,西方音乐资料库已经趋于成熟,而中国音乐的资料库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中国当代音乐还需要我们去记录和推广,这大概是作为中国人骨子里的热情吧。


7.和我们分享一下最近读的书吧~


       最近三个月读的书有库克的《音乐分析指南》、普兰廷加的《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周光蓁的《凤凰咏:中央乐团1956—1996》、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

       这一年来我每天都在校译一本书《余下的皆是噪音:聆听二十世纪》(The Rest Is Noise: Listening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一个月前把最终译稿发给出版社,推荐同学们读一读这本非常有趣的书,也建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练习外文文献的阅读和翻译能力,这种训练越早开始越好!


8.如果“带着目的”听音乐会(写音乐会评论或感想),您一般会怎么做呢~

会有录像拍照的习惯吗~


       我们这一行难免会“带着目的”听音乐会,我这几年经常有这种不轻松的体验——音乐会前写预告文章、开场前作导赏讲座、中场休息时接受电台采访、音乐会后回去熬夜写出乐评——这和完全沉浸在一场音乐会时的体验不同,所以我经常自己买票去听想听的音乐会,拒绝一些不感兴趣的音乐会约稿。如果接到一个当晚就要交的乐评任务,我会在听音乐会时记下“临响”随感,回去再整理成文章。如果是过十几天才要交稿的乐评,我会对照录音和乐谱慢慢琢磨,说的会更深一些。我反对音乐会时拍照或录像。


9.给同学们一句寄语吧~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第十个问题留给你,在本篇推送下方给我们留言,鹏程博士都会为你解答!




传递音乐的使者


和作曲家梁雷合影



与同事在一起



橙客的粉丝们


学生们眼中的鹏程老师


在校运动会上



采访花絮

(前方高能,请收下这行走的表情包)










采访|郭旭  

 摄影|林泽津   


音乐学系

学术的殿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