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界音乐周第三日:用音乐碰撞拉美文化与法式浪漫

2022-07-30 21:03:22


昨天的北京,春寒料峭,但阻挡不了大家对于音乐的挚爱,我们的北京世界音乐周也迎来了此届的最后一场演出,在后山艺术空间,我们继续用音乐打破地域的隔阂,找回那消逝已久的温暖。


第一组艺术家是来自阿根廷的Juan "Pollo" RaffoQuartet,他们将当代的编曲方式与拉美音乐相结合,用不同的节奏模式概述了拉美流派。键盘手胡安曾指引了众多阿根廷当代流行乐坛中具有影响力的团体,其自制的作品“万岁”还获得2007年格莱美奖提名。






整场演出,旋律时而缓慢得让人放松,时而快节奏得抓人身心,阿根廷音乐节奏层次分明,让人领略到南美的奔放。在琴音的指引下,贝斯,萨克斯,架子鼓水乳交融般的融合在一起,鼓乐作为拉美音乐的支撑,营造出一种恢宏静谧却不失气势的音乐气场。在这样一个夜晚,在风语的陪伴下,演绎出了一份静谧与婉转。在演出最后,激昂的鼓乐再次将大家点燃,召唤着大家奔向广阔的天空,引起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


第二组艺术家是来自加拿大的Mademoiselle乐队,他们演奏的曲目由经典的法语歌曲和自创作品组成,其音乐灵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吉卜赛爵士音乐。这一曲风于上世纪30年代诞生于法国,是由 Django Reinhardt和Stéphane Grappelli创立的音乐风格。正是在这一欢快曲风的基础上,Mademoiselle et son Orchestre重新演绎了Piaf,Brassens, Gainsbourg及其他著名歌手的很多经典之作。乐队的原创作品诙谐幽默,将听众们带到了Mademoiselle令人惊奇的超现实世界。




乐队一直致力于法语文化的传播,优雅动听的法语歌曲传递出了一份小小的暧昧与温柔。主唱玛丽卡是一位有着迷人微笑的女孩,在迷离的灯光下,她时而低声吟唱,时而高音旋转,跟随着跳跃的音符自由舞动,又或者抬头微笑地注视着帅气的鼓手,一切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在她热情火辣的嗓音带动下,小号,低音提琴,吉他,手风琴,架子鼓几种乐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无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们的音乐曲风,因为总会有在你意犹未尽时的峰回路转让你我为之惊叹。现场的国际友人热情快乐的沉浸其中,静静聆听已经难以满足他们对于音乐的渴望,呼朋引伴的在不大的场地中穿行舞动。一曲唱吧,哨声四起,大家舞动双臂,拍打节拍。在乍冷还寒的春日,触碰到了浪漫的法兰西风情。




什么能将大家聚合在一起,我想音乐可以,她拥有这样的魔力,在那一刻,我们的思绪情感跟随着他们的变化而改变,在那一刻,我们早已不受控制。第三日的世界音乐周本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可在最后,最后,我们的Mademoiselle与阿根廷Juan "Pollo" RaffoQuartet的萨克斯演奏者即兴组合,将拉美的韵律与法国吉普赛爵士完美对决。这是一场无关胜负的组合,因为我们都是音乐的孩子!



(摄影:张天龙)


后山艺术空间微信号:postmountain

点屏幕右上角菜单可“分享朋友圈”

查看公共帐号可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