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音乐和舞蹈》---选自孙德明艺术教育文集《我的艺术教育》续...

2022-03-30 00:52:55

2018.2.8


音乐和舞蹈

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有人孪生姐妹一样并存的、甚至于和人类的生命相附着的并蒂之花,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诗大序》:“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内心的情到外在的形,直到歌舞表达,才能够抒其之美,尽其之神。从古到今,一直如此。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八大艺术是指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人们提到八大艺术时,往往目的放在想要引介不在此艺术之中之物,例如新兴的游戏设计,有人指为第九艺术。会提到八大艺术的理论,大多都专注在于电影的出身,也就是电影是如何从商业行为,变成八大艺术中的第八位。有一说为电视系列剧合了前七种艺术的特质,故变成第八艺术。),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艺术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大家族,它的成员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杂技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但是艺术的反映和表现、不是一般的概念的抽象的反映和表现,而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和审美的反映和表观。所谓审美的反映和表现、就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观。

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的主要区别就是各有其独自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文学的物质载体是语言、文字;美术的物质载体是纸张画布颜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音乐的物质载体是声音;戏剧的物质载体是人们在舞台上的行动(表演活动),除舞剧外,主要以语言、歌唱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电影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的表演通过科学技术的方法摄制在胶片上,用电光在银幕上放映出来;曲艺的物质载体是一至二、三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现手段是说和唱。杂技和舞蹈有着共同的物质载体--人的身体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工具,多数杂技品种和舞蹈一样,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杂技也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员也塑造一定的角色,但是它不像舞蹈那样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一般不具有情节事件,而是通过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表现出一种概括性的勇敢、坚毅、智慧的品格力量。因此,杂技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2.舞蹈的特性

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也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是,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如果在舞蹈作品中,以手段作为目的、演员高超的技艺不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其存在的前提,或是不以舞蹈内容出发采选取相应的舞蹈动作技巧,而是以展示演员所掌握的舞蹈技巧能力出发,那就会使舞蹈作品由于内容和形式的脱节,或是缺乏艺术的完整性,而陷于失败,舞蹈演员的技艺本身也就沦入了杂技性的技巧表演,而丧失了舞蹈艺术的基本品格。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人们进行舞蹈欣赏这种舞蹈的审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的进行。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所以,我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过程等,就非常必要了。在前面我们曾谈过,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

舞蹈可以让人身材曲线变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紧实。是纾解情绪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活动,增强体质,性格变得开朗,身体变得柔软,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对肌肉的刺激则是全面性、综合性的,它的动作兼顾到头、颈、胸、腿、髋等部位。比如爵士舞对小关节、小肌肉的运动较多,这些地方是平日健身不大容易活动到的地方。另外,舞蹈还具备有氧运动的效果,使练习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时,达到减肥的目的。

在舞蹈当中,连贯的动作节奏很快,一整套动作连贯而流畅,整齐而有韵律感,对乐感、灵巧度的锻炼很有帮助。而它的趣味性容易让人集中和专注,忽略掉运动疲劳

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舞蹈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运动,通过舞蹈课程,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了自信和气质。

教练们都把健身舞蹈称为带着笑容去训练的项目,在舞蹈课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很多拉丁舞者曾有过怯场的羞涩的经历,它是美国十大恐惧之一,通过跳拉丁舞逐步克服胆怯、恐惧,培养自信、自强。以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去对付无数的考验与挑战。

舞蹈作为一门融时间、空间为一体的行为视觉艺术,它与音乐在远古时代就是同愿同种的艺术姊妹花。音乐、诗歌、舞蹈是人类生命之内在青苔的重要表现形式,三者犹如生命之流的同一眼泉水,在经过时间的分分合合中,既能够独立存在又互相渗透并相得益彰。如果说没有音乐的生命是残缺和苍白的话,那么没有舞蹈的生活也是枯燥乏味的,当然没有诗歌的人生更是惨淡而凄凉的。哪怕只是一种迷信般的祭祀,或者说巫师们丑陋而蹩脚的表演,舞蹈不仅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而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那么,音乐和舞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了?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化身”。可想而知,没有音乐的舞蹈会是什么样的景状。那举手投足之间,那手舞足蹈之时,那神态,那表情,似乎每一次律动都离不开音乐。即便是还那发音都不太流利的的幼儿,那幼稚的、简单的动作,也照样离不开最原始的节奏和音乐的伴随。我们不难想象,没有音乐的舞蹈,就像一具干尸或者说一根电线杆子。生命曾经鲜活过,但是如今却被岁月风干。即便满眼都是流光溢彩,霓虹闪烁,但归根结底,它本身永远是矗立在大街小巷或无边旷野的电线杆子。如果打个比方的话,音乐和舞蹈就像鱼和水之间的关系。音乐可以为舞蹈代言或者发声,而舞蹈则会为音乐造型。因此,哪里有舞蹈的影子,哪里就会有音乐的声响。音乐不仅是舞蹈的最亲密的伴侣,而且是舞蹈的引路人,很多舞蹈的灵感来自于音乐。被人们称之为“音乐与舞蹈结合的典范”的舞蹈经典作品《天鹅之死》(芭蕾独舞《天鹅之死》表现了人类与命运,死亡进行搏斗的坚韧顽强精神,表现了人类对生的渴望。《天鹅之死》有着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自1905年在俄国彼得堡初演以来,每次演出都给人以新的感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音乐与舞蹈都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载体,是人类的内心情感的艺术化显现。因此在表现性和抒情性方面,两者的原始本质是相同的。时间、力度、节奏是音乐和舞蹈的共性,无形有声,或有形无声都体现在了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在形式之中。“歌主声,舞主形”(《通志.乐略》)中说的很清楚,音乐就是以声音方式存在的,而舞蹈则是以造型为表现手段的。音乐是一项强于塑造而弱在具象的艺术形式,但它却以严密的组织逻辑和曲式结构等合成为感人的音响,并以丰富的各种符号来强化人们的内心情绪。而舞蹈则可以把音乐隐蔽的信息具体的华为可以看得见的形象,充分展现了音乐所包含的内在精神和气韵。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可以表露在在舞者的举手投足和媚眼秋波的那一瞬间,在时空中营造出可视可感的动态的艺术形象。当舞蹈语言难以被观众理解时,音乐就可以作为沟通的桥梁和注解,当舞蹈语言要进一步深化或者夸张时,通过音乐语言的烘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便可在音乐中再度强化,从而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形成了天般地配的融合和和谐与完美。

从发生学原理的角度来讲,作为声态的音乐和作为体态的舞蹈,是人的内在生命的最自然和最直接的表露方式。两者不可分割的关系,是舞蹈可以唤起作曲家的乐思,而一曲动人的音乐则会勾起舞者的灵魂。它们在体裁上不仅是互相渗透的关系,还有着相互阐释的联系。可以表现为音乐之舞、舞蹈之乐和无舞之乐。

音乐之舞,就是根据某部音乐作品而创作的舞蹈,它是现代舞蹈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些舞蹈的共同特征就在于舞蹈创作灵感来源于某部音乐作品的激发和启迪,唤起舞蹈编导的想象,再通过舞蹈的体态的运动形式,把非具象的音乐一具象的形式展现出来,达到声、灵、形的统一。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则是“看得见的音乐”。可以说,一切音乐都有可能让人们舞动起来,当然任何形式的舞蹈,也离不开音乐。从美学意义上来说,最美的形象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音乐这门听的艺术,赋予了人们这种想象,而舞蹈这门看的艺术,本身具象性的特点,框住了人们的想象,所以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形象、形态等难以超出人们在音乐中想象出来的舞蹈根本无法表现的这种幻觉。正因为如此,从舞蹈中产生乐思的作曲家,远远少于从音乐中获得灵感的舞蹈家。也就是说,音乐没有舞蹈是完全可以独立存在的艺术,但是,舞蹈却受制于音乐。所以我们才经常说,乐舞,乐在前,当然显示了它的地位和重要性。

舞蹈之乐,顾名思义,就是用于舞蹈的音乐。既有民间音乐,也有专门根据舞蹈的需要创作的音乐。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有几个重要形式,首先是舞曲。按其功能是作为伴舞用的舞曲音乐,如民间舞曲、近现代的社交舞曲等。民间舞曲通常有周期性的重音与舞蹈动作的周期性重音合拍,舞曲的曲调则按照特定的速度,以其富有变化的音调与节奏,对舞蹈的情绪、气质予以高阔的表现。舞曲在音乐中采用某种舞蹈特有的节拍、节奏,如圆舞曲、探戈舞曲、玛祖卡舞曲,加沃特舞曲、波尔卡舞曲等等。还有某些音乐作品中主要表现歌舞场面的,比如《瑶族舞曲》、黎族舞曲“等,都可以称之为舞曲,只是多了份民间音乐的素材。我想这与舞蹈的原始本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包括来自于民间的、传统的音乐作品。其次就是舞剧。舞剧是一种主要以舞蹈为表现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任务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从集体舞蹈发展到独舞,双人舞,从单纯的性格舞蹈发展到舞剧,舞蹈艺术的逐步提高,与音乐的结合就越加紧密。在情节舞蹈种,或者在舞剧中,音乐不仅是说明动作,作为舞蹈和表情的伴奏,它还含有戏剧内容。

舞蹈之乐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为舞蹈内容提供阐释框架以及为舞蹈体态律动提供时间节奏样式的音乐创作。这种音乐创作要求在情节必须时时刻刻考虑音乐的舞蹈性。舞蹈语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舞蹈的结构、气质和特征。中只有具有强烈的明显的节奏的音乐,才能为舞蹈体态的律动提供时间的节奏样式,才能和舞蹈结合起来。这就犹如创作一首歌曲,到底是先有歌词还是先有旋律,一直以来被人们所探讨,众说不一。比如说古代的一些牌子曲,好多都是有了固定的曲牌和音乐之后,词人再按部就班地填词。二现代好多优秀的歌曲也是先有了音乐之后再填上歌词的。但在我看来,就像一个家庭,之所以和为贵,就在于大家都平等,都能够互信互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男尊女卑或者说谁是家庭的首脑人物。,往往会导致好多事情不和而散。音乐和舞蹈,尤其是舞蹈之乐,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和谐统一,才会尽善尽美。

大凡一些优秀的作曲家,几乎都为舞蹈创作过音乐。在这里,由于篇幅问题,我不再一一例举。但这却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音乐需要舞蹈的形态表现,舞蹈更需要音乐的声音烘托。我一直强调,歌词要唱着写。在创作之前,心里头就要有作曲家、歌唱家以及听众的影子。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穷折腾,其结果不言而喻,一定会是死路一条。尤其是歌词的画面感,如果像码砖那样干瘪死般地堆砌,可想而知,作曲家是什么感觉,歌唱家又是什么反应,听众自然也就成了呆子。这些例子同样多得有如牛毛,没有必要一一例举给大家。因此,舞蹈之乐,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当然,当音乐脱离舞蹈之后,她依旧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但是,既然是舞蹈之乐,那么创作的动机首先是为舞蹈服务的。

无舞之乐,其实就是以某一种鲜明的或者说民间已经约定俗成或固定的舞蹈节奏而创作的器乐曲。它是与舞蹈不直接发生关联的音乐会舞曲,或由舞剧音乐改编的的独立的管弦乐曲。就像近些年来,好多晚会上出现了“歌伴舞”这一独特形式一样,似乎舞蹈成了一种陪衬。这种形式的出现吗,其实也是无舞之乐的一种表现手段。表面上看起来舞蹈可有可无,但是却是一种统一的表现形式,给观众的感觉也是完整的艺术再现。

总而言之,舞蹈只有通过具有舞蹈特性的音乐,尤其是民间舞蹈,更要具有鲜明的节奏和独特的民间民族风格。就像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无论什么场合,只要歌声一起来音乐一开始,舞蹈就会出现的道理一样,舞蹈和音乐天生就是一对恋人。或优优雅雅地散步,或浪浪漫漫的亲密,自从有了人类的这种艺术形式,它们两者之间就再也没有分开过。完全可以用珠联璧合来形容它们的外在联系和内在关联,是一个互相依附有相得益彰的统一体。

如果没有了音乐的舞蹈,犹如风干的僵尸,即便你美丽如初,但再也回不到当年的神韵。它们之间,虽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独立存在,但是几乎所有的舞蹈,都不能没有音乐的衬托和烘托。因此,音乐和舞蹈田生下来就是一对连体婴儿,相互依存,而且同呼吸共命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