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加强西方音乐译名的统一性?

2022-06-30 00:17:25

鲁宾斯坦演奏《黑键练习曲》




关于西方音乐译文问题的一点建议

随着西方音乐史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著作文章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这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每种事物都有其二元对立性,因此在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些许弊端,其中之一有很多译名存在很大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交流的正常进行。因此本文就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点建议。 本文原载《大舞台》。



西方音乐史这门学科在我国发展到今天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同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从萌生、起步到成熟、繁荣的进程。由于西方音乐史是一门外来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全部是经过外文翻译而来,并且有些资料已非第一手,甚至是第三手第四手,导致了翻译结果的多样性。尤其是一些人物和作品的名字,使很多读者和一些初学者产生了疑惑――对同一个名称在不同的地方出现感到不知所云。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研究人员和对此学科爱好者逐渐增多,所产生的各种关于西方音乐史的文章著述铺天盖地,因此,翻译结果更是形形色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增强,各类院校开始普遍起来,音乐系或音乐学院在各个院校也开始多了起来,音乐史学也成为了必修科目。由于各类院校使用的教材不统一,因此导致了很多学生对知识的限制――只知道自己所学教材里面的人名或作品,而换成另外一种翻译就对不上号了。针对这一现象,本人搜集了部分院校所用的西方音乐史的教材,以及部分出版社出版的断代史和专题研究方面的书籍,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整理和统计,以此希望有关西方音乐史这门学科内相关概念、人物和作品名字等方面的翻译在我国能够达成统一,不在使初学者感到疑惑,也使得专业的研究人员在写作和创作上的方便。 



一、人物 

综观西方音乐史的发展,从约公元前2000年古希腊的爱琴文明一直到20世纪多元化的音乐,在这二千四百多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方音乐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人类靠着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众多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音乐技术理论、乐器,当然还有创造出这些的音乐家。这些也是构成西方音乐史教材的基本元素,也正是这些基本元素所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翻译结果。 

在西方音乐史的教材中,很多作者都能在中文译名的后面加上音乐家的外文名字,并且会写上生卒年,比如约翰•斯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等,这样的做法使我们有两种参考,即使是中文不同,还可以参考一下括号里面音乐家的外文名字。但是也有只使用中文的译名,而没有写上外文名字的,比如钱仁康编著的《欧洲音乐简史》一书中,只要是出现人名的地方,只是使用中文译名,这样做更容易使一些初学者产生疑惑,因为很多初学者在学习的时候经常只关注中文译名,而从不管其后的外文名字。 

就对现在所用教材的观察中发现,外文名字基本没有什么差异,而译名却是五花八门。比如:Vincenzo Galilei,有的把他译作温琴佐•伽里莱伊,有的译为加利雷,有的译为文森佐•伽利略,还有的译为文森佐•伽里莱、伽里莱伊、加里雷等。再如浪漫主义早期的音乐家Carl Maria ven Weber,他有以下几种译名:威柏、韦柏、韦伯等,韦伯是出现最多的一个译名;Frederic Francois Chopin,也有几种译名,最常见的译名是肖邦,也有很多用萧邦这种译名的,和这个差不多的音乐家还有Dmitri Shostakovich,最常见的是被译为肖斯塔科维奇,还有萧斯塔科维奇;20世纪的西方音乐,是出现人物最多的一个时间段,同样也是译名种类最多的一个时期,比如德国作曲家Paul Hindemith,最常见的有两种译名:欣德米特和兴德米特,还有译为亨德密特;Olivier Messiaen,最常见的译名是梅西安和梅西昂两种译法。上述人名只是一小部分,如果要把全部的译名都说一遍的话,恐怕可以出一本字典了。 

和教材里面所提到的人名一样,在非教材类的书目中也是先写出中文译名,后面加上其外文名字和生卒年。比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手册》一书中,但凡是国外的音乐家都会加以外文标记,像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1868)等。也有很多没有标记外文名字的,比如王星凡编著的《一次读完10位音乐大师经典讲义》一书中,对于书中所提到的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10位音乐家,只是单独的写上了中文译名。由于这种书籍会有较多种类的阅读人群,因此这种做法只会导致读者的疑惑加深。下面笔者就这种书目中所提到的人名的翻译进行简要的对比。 

德国作曲家Felix Mendelssohn,门德尔松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译名,但是也有书中把他译为孟德尔松等;德国作曲家、指挥家Richard Wagner,最常见的译名是瓦格纳,也有人把他译为华格纳]等;德国作曲家Johannes Brahms,最常见的译名是勃拉姆斯,也有的把他翻译为布拉姆斯;俄国作曲家Peter Ilitch Tchaikovsky,较为常见的两种译名分别是柴可夫斯基和柴科夫斯基;法―弗兰德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Roland de Lassus最常见的中文译名是拉絮斯,也有的把他译为拉索、拉苏斯;被成为“红发神父”的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Antonio Vivaodi,最常见的译名是维瓦尔第、维瓦尔弟、维瓦尔地,也有的把他译为维伐尔地;“强力集团”之一的M. P. Musorgsky,最常见得译名是穆索尔斯基,也有的把他译为莫索尔斯基等。 

类似上述翻译的例子举不胜举,这些书目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这么少的书目中就有如此之多的翻译差别,以此可见,在众多西方音乐史类文献中的翻译结果是多么的繁杂。 



二、作品和其他类 

在西方音乐史的教材里,每当介绍一位人物的时候,其后都会介绍这位人物的相关作品,并且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人物的数量,甚至单独一位音乐家的所有作品就超过了音乐史上的所有音乐家人数的总和。就作品的译名来说,各种教材里面所翻译的结果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那些比较有名的作品,基本上不存在异议。和音乐家的翻译一样,也有很多教材中没有标记作品相应的外文名字,也使得初学者产生了不少的疑惑。 

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乐派之一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的歌剧《Fidelio》的翻译结果有很多,除了经常用的《费得里奥》,还有很多像《菲德里奥》、《菲岱里奥》、《菲岱里昂》。20世纪的音乐在对传统音乐观念与技术进行最为反叛的同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风格流派更是多种多样,作品类型也是形形色色。表现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的未完成歌剧《Lulu》的译名有很多,如《鲁璐》、《璐璐》、《露露》等译名。再如法国作曲家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为女低音和小乐队而作的《Le Marteau sans Maitre》,有的把它译为《没有主人的锤子》、《无主之锤》、《无主人的锤子》《没有主人的琴锤》等;还有美国作曲家克拉姆(George Crumb)为女中音、童声女高音、双簧管、曼多林、竖琴、电钢琴和打击乐而写的一首组曲《Ancient Voices of Children》,它经常被译为《远古童声》、《远古的儿童之声》[26]和《孩子们的原始呼声》等等。 

非教材类书籍中所涉及的作品数目之多、范围之广是无法想象的,关于作品的书籍经常出现在类似于《世界名曲欣赏》《音乐鉴赏》还有各种系列图书,如《你不可不知道》音乐系列图书,涉及到了音乐作品中的任何一种体裁。在进行作品译文对比的部分里,主要是参考了上述书目。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师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的歌剧《Lenozze di Figaro》被译为《费加罗的婚礼》,也有被译为《费加洛的婚礼》《费加罗的婚姻》等;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的管弦乐《Bolero》,经常被译为《波莱罗舞曲》或《波莱罗》,有时也被译为《波列罗舞曲》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Nicolas Andreievitch Rimsky―Korsakoff,1844--1908)的根据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写成的交响组曲有两种名字:《天方夜谭》和《舍赫拉查达》,也有译为《舍赫拉查德》;德国作曲家、指挥家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歌剧《Tanhauser》,最常见被译为《汤豪塞》,也有译为《汤豪舍》、《唐豪赛》等。 



三、结语 

上述内容所说的现象,对于专业研究人员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这些人员毕竟是占少数的,考虑到广大初学者来说这种现象就成了他们学习的阻碍。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根据笔者分析,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 地域原因,主要是港台著作的流入,对很多大陆的学者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 历史传承方面的原因,从西方音乐史这门学科创立至今,大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受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导致了与现在不同的翻译结果;

  • ,上世纪战争年代里,。 

基于这种现象,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民音乐出版社就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决,他们约请了沈阳音乐学院霍存惠等人编译了《音乐译名汇编》一书,这本工具书中主要收录名词、术语,在附录中也收入了一部分人名及曲名。共收名词术语12000多个,语种有意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人名和曲名分别有1300多个。这本书主要是针对当前音乐译名不统一而作,为当时的翻译情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并且在这本工具书中也提到了很多在教材中不曾见过的人物和曲目。在这本书中对所提到的人物不仅仅是翻译而已,还把每位人物的国籍、生卒年和职业进行了说明。如Schumann,Robert Alexander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德,1810--1856)作曲家,Sabaneyev,Leonid Leonidovich【Сaoнeeв,Лeoнид Лeoнидович】 萨巴涅耶夫(俄,1881--1968)音乐学家,评论家,作曲家;在曲名的翻译中,对曲目的作者和体裁都有详细的记载,让我们在查找资料的同时省去了不少的麻烦,比如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 W. A .Mozart【英】(表示标识语种)后宫诱逃(歌剧),所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和利用的工具书。 

如何统一译文现象,是一件很棘手的问题,但并非不能解决。笔者认为,教材的统一很关键,教材统一对于初学者来说就会消除了很多的疑虑,直接影响其后的研究,这不仅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专业人员来说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除了教材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媒体,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来加快解决这一问题;在工具书的使用上,要有一部非常权威的辞典,比如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简明音乐词典》、《新格罗夫音乐家辞典》等,当然辞典与辞典之间的翻译也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统一的顺利进行。 

往期钢琴家系列:1、布伦德尔自述丨“我并不认为有什么成功秘诀,如果真有什么秘诀,我知道我并没有遵循它。” 2、法国钢琴外交家让•皮尔•阿蒙格丨他把“拉威尔”带到中国!3、我们找到的朱晓玫还是“钢琴隐者”吗?4、他是德慕斯的老师丨法国钢琴家伊夫斯·奈特(Yves Nat)5、把乐谱的内在涵义表达出来才有真正的价值丨鲁宾斯坦的以色列告别音乐会;6、钢琴家周广仁丨“ 我要让更多的人会弹琴!” 7、一份古尔达曾经销毁却幸运保存下来的莫扎特奏鸣曲全集录音;8、我听巴克豪斯弹勃拉姆斯《六首小品》(Op.118)丨他“虽然豪放,却倒也善于演绎这类轻巧的小曲儿。” 9、津迷水蛋听波格莱里奇丨他平和的外表下蕴含着烈火般的性情;10、在弹完这首肖邦圆舞曲后,李帕蒂倒在了钢琴上……11、古尔德拒绝受难的拯救,他所追求的完美,是带着枷锁的逍遥;12、钢琴家哈丝姬尔一生被疾病折磨,但是神圣的音乐是她最好的医生;13、从物质得到满足的时代已经过去?钢琴家波利尼说:“艺术的存在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即使它表面看起来没有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回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