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现在新一代需要什么?包装得好好睇睇,歌艺合格以上的新人大有人在,为何一个又一个经历了单曲的试炼之后,便遭遇滑铁卢呢?
过去的一个 10 年,各种网上媒体由兴起到今天的蓬勃,甚至随着新一代的成长而步向主流,令全球娱乐圈的生态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李泽彤、黄国立摄)
过去的一个 10 年,各种网上媒体由兴起到今天的蓬勃,甚至随着新一代的成长而步向主流,令全球娱乐圈的生态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对于香港这个因着时代、政经等因素而曾经出现断层(笔者在之前的文章探讨过)的本地音乐及娱乐世界,要了解现今新一代的需求,更加不可能以上世纪的模式便可以理所当然地达到预期成效。
一式一样一条龙 就是上世纪的成功模式
所谓上世纪的模式,就是无论影星、歌手、电视艺人等,只要按既定模式给予机会,成功率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以音乐为例,1990 年代至千喜初,唱片公司要力捧一位新人,只需按既定模式宣传、出版唱片、出席活动……基本上每一个都一式一样,而收成一般都不至于太差。偶有突爆的例子,纵然未必成为巨星,也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去延续演艺生涯,可望日后伺机突围。
所谓上世纪的模式,就是无论影星、歌手、电视艺人等,只要按既定模式给予机会,成功率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的。
现在的香港乐坛生态,又面对着什么难题呢?
在过去十多年,没有生产出足够数量能独当一面的巨星,去抓住本地市场的受众。而网上平台开放,令观众重心一再往外倾。因果循环,今天大多数的制作公司,都不敢贸贸然将大量资源投放于一名新人身上,以免血本无归,那又怎样可能造就一群新一代的巨星,为本土乐坛收复失地呢?
时而势易 现在「成功需父干」
笔者近年接触流行音乐产业,看到过一些令人有感「时移世易」的事情。就是现今要当个歌手,绝对不是什么声、色、艺俱全,便可以得到备受力捧的机会。很多都要歌手本身要找到投资者,才能够与唱片公司商讨合作方案。至于投资者方面,可以是自己父母、家人,要他们掏一笔钱出来,让唱片公司帮子女完成梦想。如果家里没有背景的话,便要自己想办法找个「老板」了。
现今要当个歌手,绝对不是什么声、色、艺俱全,便可以得到备受力捧的机会。(黄国立摄)
现在的歌手们推出了第一首歌之后,从访问甚至亲身对话中可以听得出,他们其实并没有奢望有一天能够推出实体唱片,反而很多都只是希望能够在合约期内不被淘汰,能做多久,就做多久,能找到什么机会,便把握什么机会,纵使他或她真的唱得很不错亦然,与以前的歌手动辄便推出大碟,实在大相迳庭。
本地乐坛断层停滞 乐迷一去不回头
OK!那到底现在新一代需要什么?包装得好好睇睇,歌艺合格以上的新人大有人在,为何一个又一个经历了单曲的试炼之后,便遭遇滑铁卢呢?可能是刚提过的断层,直接或间接地矮化本土音乐风格及市场,引致发展停滞,难以代代相传地巩固好本地乐迷的心。
以日本为例,无论韩流风暴吹袭得多么严峻,当地的音乐制作人及公司,依然落足心机,培育及推出新音乐产品,巩固好一代接一代的年轻乐迷,虽然当地音乐产业也有萎缩的情况,但日系歌曲的风格以及表演质素,依然能够植根于当地乐迷心目中,地位依然屹立不倒。
以日本为例,无论韩流风暴吹袭得多麽严峻,当地的音乐製作人及公司,依然落足心机,培育及推出新音乐产品,巩固好一代接一代的年轻乐迷。(黄国立摄)
反观香港的乐坛在过去的十几年,并没有好好照顾本地乐迷,为新一代的受众培育让人折服的巨星,本地听众严重外流,令到市场崩溃。要知到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一旦没落,要重新收服乐迷的心,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一回事!但愿矢志从事音乐事业的新一辈,能够坚持到底,在不久将来本地乐坛可以重现一丝曙光!
撰文:黃振忠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音乐文化组